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建築計畫與設計準則
Architectural Programming and Design Guidelines 
開課學期
112-2 
授課對象
學程  建築設計學分學程  
授課教師
邱啟新 
課號
BP7183 
課程識別碼
544 M4760 
班次
 
學分
3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6,7,8(13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工綜313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25人
外系人數限制:17人 
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建築計畫廣義而言,可指涉人類自文明初始便逐漸發展出的空間創造智慧與學習能力,如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,史前人類穴居以至後續各種風土住居,這種適應環境、以空間手段解決生存(活)問題之操作策略,堪稱建築計劃基本內涵;若就狹義或者說更深一層次意義而論,建築計畫則是一種後現代建築倡議,針對現代主義建築訴求普同化、標準化而無以對應多元複雜社會之問題與失敗而生(也就是現代主義建築不再重視計畫),而發展出的整合使用者研究與證據導向設計原則的「設計前置分析」,意即業界或學院所稱的建築計劃。因此我們可以發現,建築計畫之所以從人類本能退化成需教導之知識技能,兩階段之間的斷裂,一大主因是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現代性對建築的自動化、模矩化生產,所驅動的去脈絡化與異化過程,即使用空間者與營造過程脫離。

此現象再延續至新自由主義對都市空間的後(去)政治化,使空間的商品價值成為人類對建築簡化的共識,與此趨勢同步的現象則是建築學從世界建築固有的風土萬象,轉變為全球化下國際式樣的歐陸中心主義與文化殖民霸權,使現代建築多反映中產白種男性的美學與思維表徵,而使大眾對建築失去想像力,與創造的自信,剩下消費與交易的興趣。

課程教授學生批判性的追溯、釐清建築學發展的歷史社會軌跡,首先掌握建築計畫的態度、價值觀與倫理的重要性,既而了解當前環境主義下建築計畫之發展與轉型路徑,而不單是照表操課的學習一套所謂計畫的流程序列與調查法,才能進而多樣彈性的思考與激盪設計的方法論,包含與社區互動、賦權使用者、建立使用者尊嚴、回應地方特性差異,並了解這些課題對建築設計之意義與革新空間創意的可能性,從中找到學習建築的創造性樂趣。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藉由研讀討論建築計劃、設計方法論、設計準則相關之書籍、論文擴充學生解決、思考問題之能力,將建物所在實質與社會環境,視為與內部空間功能需求同等重要,進而可以創意思考空間,並將建築連結地方社會、政治經濟脈絡,與永續發展論點。實際之調查方法,如基地分析、訪談、問卷與觀察,在環境設計實習與研究方法課程均有相關訓練與操作機會,本課程將透過議題講授與案例分析討論,著重在議題性之方法論思辨。課程前幾周以單元講授為主,之後以互動性讀本討論為主,學習目標著重在

建築計畫與設計之批判性分析,包含:
 建築學發展歷史中計畫角色之成形與演變。
 設計思考理論與建築計畫之關聯、差異與整合應用性。
 了解建築計畫之調查方法,設計準則與基地之鉅觀與微觀脈絡。
 社區導向設計與設計協力之範例與個案分析。
 永續建築之全球南方實踐作法,及使用者中心的低碳建築轉向
 
課程要求
作業要求與佔比:

1. 教材之導讀、評論(前有※為需導讀文章)。20%
2. 全學期有兩次小交流(15%),一次大交流(15%)。30%
3. 期末報告含簡報:針對一建築個案,依循上課單元有深度地探討興建背景、計畫目標、環境脈絡、使用者參與機制與成效、設計準則或原則等面向(全班共分四組,本學期預計以圖書館為主題作研討)。30%
4. 課堂參與練習及出席。20%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 備註: by email 
指定閱讀
待補 
參考書目
主要教材:
 Architecture For Humanity (2012). Design Like You Give a Damn(2): Building Change from
the Ground Up. New York: Harry N. Abrams
 Carry, J. (2018). Design for Good: A New Era of Architecture for Everyone. Island press.
 Mitrasinovic M. (Ed.). (2016) Concurrent Urbanities. Designing Infrastructures of
Inclusion. Devon: Routledge.
 李峻霖、莊亦婷(2018)。建築計畫:一個從無到有的設計過程與可行之道。台北市:五南
 期刊或專書章節 (詳進度)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2週
  導論:建築本質與內涵 
第3週
  從原始棲居之空間創意至現代建築計畫之演變 
第4週
  背景研究與釐清計劃目標 
第5週
  認識計劃之實質與社會環境脈絡
 
第6週
  使用者參與機制之設計 
第7週
  參與之操作機制,與多方權益關係人之設計溝通 
第8週
  期中報告
 
第9週
  製作設計準則 
第10週
  新台大總圖書館一樓專題 
第11週
  綠色與生態建築計畫 
第12週
  包容性公共空間與基礎設施
 
第13週
  台北藝術中心研討參訪 
第14週
  分組報告(上) 
第15週
  分組報告(下) 
第16週
  總結與回饋 
第1-16週
  請以ntu cool課程大綱為準